香港珍珠的歷史(採珠篇) - 福井真珠珍珠知識分享

 香港的採珠業始於963年,五代十國時興起。據《南海志》記述,本港有大埔、後海灣、龍鼓灘、青螺角、荔枝莊等,合共十三處盛產珠蚌,而大埔海又名媚川池,珍珠產量更與著名產珠地廣西合浦齊名。


   古時南漢後主劉鋹在大埔海設媚川都,二千人被徵募落海採珠。縱使當地珠民擅於潛探深海,面對龐大的珍珠上貢量,珠民仍是飽受疾苦,喪命者不計其數。見此慘況,宋朝開寶五年(972),實行仁政的朝廷廢止民眾採珠。而後,方信孺的詩詞《媚川都》讓此段歷史有跡可尋-「漭漭愁雲吊媚川,蚌胎光彩夜連天。幽魂水底猶相泣,恨不生逢開寶年。」


   但到元代,周而復始,採珠業又時營時禁。後來明初,大埔海採珠近5個月,卻僅得珍珠半斤。朝廷認為珠量已經淨盡,明令廢止,香港採珠業才告一段落。


       既然珍珠與香港有如斯的淵源,作為香港人,又怎能錯過這顆滄海遺珠呢?古人採珠,收成不穩定,容易竭盡珠蚌。所以到近代,香港珍珠轉化為珍珠養殖的模式,才可延續下去。

 

#福井真珠
#香港珍珠
#珍珠首飾
#珍珠養殖


Older Post Newer Post


Leave a comment

Please note,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